央行货政报告: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调控强度

央行货政报告: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调控强度

admin 2024-11-08 软文合集列表 15 次浏览 0个评论
央行货政报告: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调控强度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总结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并给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

央行表示,总体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谈及下阶段,央行表示,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同时,央行在货政报告专栏中表示,央行目前正在研究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方案,未来会择机发布。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同时,报告还以专栏的形式详解了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央行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近期举措和下阶段政策方向。

房地产金融政策方面,央行提出,着力推动房地产金融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保障,满足城乡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支持收 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促进房地产 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

央行在货政报告中给出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思路。

央行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信贷与债券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货币政策将坚持支持性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名义上是稳健,实际是适度宽松的。央行行长潘功胜也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市场普遍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困难和挑战,外部不确定性也在上升,未来货币政策还会保持对实体经济足够的支持力度。

8、9月份部分宏观指标边际走弱,市场信心持续较弱,为提振市场信心,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9月24日,央行宣布了一揽子支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增量金融政策,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揽子政策发布实施以来,各界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对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较好作用。

利率方面,货政报告在展望中表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提升金融机构自主理性定价能力,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汇率方面,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综合施策,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货政报告还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态平衡的适配性和精准性。

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方案,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在最新货政报告中,央行以专栏的形式对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并表示当前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有必要动态完善。

今年以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总体偏弱,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金融总量指标增速稳中有降,各方面关注度非常高,央行通过货政报告专栏,以科普的形式回应市场关切。

央行表示,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 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市场专家认为,央行此举是适应国际货币统计规则的客观需要,主要是为了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同时,专栏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正在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及与主要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正趋于减弱,即使结合金融业态的发展不断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不会改变这一趋势。下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有效性。

存款的分流和回流对M2造成了很大扰动,未来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

在融资结构变化、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央行在三季度货政报告设置专栏,在题为“直接融资发展与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专栏中介绍了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数量目标的淡化,并详细剖析了存款向理财的分流和回流,影响银行体系货币创造的机理逻辑。

专栏中称,存款的分流和回流,影响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对M2造成了很大扰动。

专家表示,分流角度看,存款利率下降、债券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今年二三季度我国存款加速向理财等资管产品分流,M2加快下行;回流角度看,9月份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实施后,市场预期改善,尤其是股票市场明显回升,理财资管又向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回流,带动了M2增速回升。

专栏中指出,直接融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总体是稳固的。当前,观察社会融资规模也能看到直接融资的加快发展。

央行在专栏中表示,未来,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通过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 充分发挥利率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效果,能够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实效。

专家表示,一方面,随着结构转型加快,直接融资与新动能更加适配,发展总体加快。但由于金融市场产品和传导链条更加复杂,央行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会不断上升,淡化数量目标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未来会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央行一直在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存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未来要在“形得成”和“调得了”方面下功夫。“形得成”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自主理性定价能力,“调得了”着眼于利率政策要更好服务于宏观调控职能,尽可能缓解影响利率调控的约束。

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受损影响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今年以来,央行围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规范手工补息等,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

在题为"维护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的专栏中,央行称,总的看,我国政策利率能够有效传导,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存在差异。同时,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受损影响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下阶段,人民银行将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改善政策利率传导。

专家表示,这些年来政策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是中性的,过度竞争才是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收窄背后的重要驱动因素。一方面,银行过度竞争贷款,导致贷款利率“下行快”,部分大客户贷款利率甚至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另一方面,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过度竞争存款使得存款利率“降不动”,创造出各种违规的“创新产品”,甚至前脚刚下调存款利率,后脚又通过手工补息等补回来,存款利率“明降实升”,削弱存款利率下降效果。这是影响当前银行净息差的关键因素,需要银行自身合理调整来应对。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人民银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也就是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网-亚星开户-亚星会员开户,本文标题:《央行货政报告: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调控强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