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将至,10月6日下午,国庆假期尾声,身着中式元素服饰的20组家庭走进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棉纺织传承基地黄道婆纪念公园,他们参观先棉纪念馆、都市棉田,并在文化讲座与非遗手作中欢度佳节。正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特别举办“九九重阳日,浓浓家国情”敬老主题活动,由徐汇区非遗办和黄道婆纪念公园承办。
重阳节亲子家庭在先棉雕像前合影留念
重阳节,又名茱萸节、菊花节,孝亲节,起源于古老的秋游袪灾风俗。中国以“九”为阳,故名重阳节,也因“九”为至阳之数,象征着老人益寿延年。自古以来,重阳节最核心的精神内涵是孝亲敬老,也是全民参与的,与健康、团圆相关的节日。在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中,就记载了重阳节“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的敬老习俗。2006年6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节日类项目中,就包含了重阳佳节。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的“老年节”,使这一传统佳节更多地融入现代社会功能,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型节日。
活动现场
在精心布置的重阳场景中,一场名为《九九重阳日•浓浓家国情》的微讲座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重阳佳节的节俗文化演变与节日精神内涵。在菊花茶香与重阳诗词的诵读声中,祖孙共同品鉴重阳糕,插重阳旗,并由孙辈向长辈行敬茶礼。
活动现场
林阿姨是国家级非遗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她也是纪念公园里“都市棉田”的守望者。平时林阿姨会给非遗传承班的青年学员们上纺纱课,在精心培育棉花的过程中,她还带着小小棉朵朵讲解员们一起耕作采摘,教给她们关于棉花的知识。当天的重阳节活动对于林阿姨来说格外特别,她与来自高安路第一小学华展校区的李煜晨同学组成了特别的孝亲敬老组合。
李煜晨暑期刚刚参加了黄道婆纪念公园小小棉朵朵讲解员的培训,深深被黄婆婆“爱民富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她说,这次和非遗传承人林奶奶一同参加重阳非遗手作,就是要将自己的爱心与孝心回报给像林奶奶这样关爱着下一代成长的慈祥长辈,“要像棉花朵朵一样,回馈社会温暖更多的人。”她认为这是对先棉精神最好的践行方式。而林奶奶看到小李和其他棉朵朵们,仿佛就像是自己精心培育的棉花,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活动现场一组中意组合的家庭也格外温馨。来自意大利的交换留学生华思宇来到上海,受到中国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次作为家里的姐姐,她和中国妹妹华思齐一同为奶奶献上了甜甜的重阳糕,在活动中体验中国独特的孝亲敬老文化。
活动现场
“九九重阳节”素有为老人防御寒冬的敬老习俗。古时,重阳日染坊要供奉行业祖先“梅福”与“葛洪”二仙。在手工制作“回形纹丝毛大方布”的环节,刘垚博士带领大家了解了中国植物栀子染黄的文化意涵。栀子染黄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秦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礼记》中描述“黄乃五色之贵”;《汉官仪》记载,“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黄为“五正色”,更代表了土地之颜色。
回形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图案绵延不绝,象征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安宁吉祥,民间还有“富贵不断头,多子多福,繁荣昌盛”的寓意。刘垚带领祖孙现场共同染制丝毛围巾,并由孩子亲手为长辈系带,让这个敬老节显得格外温暖。
此次重阳节是自黄道婆纪念公园打造传统节日品牌以来的第九个节日,也正值九月棉田丰收,黄道婆纪念公园学术顾问方云博士表示,“先棉”黄道婆她以棉花温暖天下的“大爱”庇佑了黎民百姓,促进了江南棉织业的兴盛,因此被民间尊奉为“黄母”。在当代社会,许多核心家庭也多由祖孙三代共同组成。平日孩子上学,在职父母忙于工作,家中老人多承担了孙辈的接送、照料与家务,为家庭为社会仍在默默地奉献。值此重阳佳节,通过家庭祖孙辈共同制作植物染大方巾,并让孩子亲手为长者系戴,一是让孩子珍惜“一线一缕”的来之不易,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让孩子对祖辈养育的辛劳怀有感念之情,培养孝心的家庭观念;三是以纺织非遗向祖国华诞献礼,培养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同时,这也是对非遗技艺、先棉精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