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admin 2024-09-25 上海软文合集 69 次浏览 0个评论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许多影迷不知道,这首信天游的词作者是导演陈凯歌,在他32岁那一年,他第一次踏上陕北的黄土地。

40年前,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石破天惊般震动世界,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9月24日,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式上,歌手韦唯再度唱响片中的《女儿歌》。陈凯歌获颁本届“卧虎藏龙东西文化交流贡献荣誉”时,登台感慨:“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当晚,经过修复的《黄土地》在平遥电影宫进行了特别放映,导演陈凯歌与男主角王学圻,同导演贾樟柯一起,以“厚土与诗意”展开对话。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活动现场

有什么东西,在这片土地上孕育着

1984年,陈凯歌为了拍摄《黄土地》,第一次来到陕北看景。陌生的风景,肃杀的北风,“我看见远处山坡上孤零零的树,没有人迹,但是有一条小路被踩白了,可以直通那条树。土地好大,黄河的声音很轻微,很安静,也许因为泥沙俱下的缘故,白天不太能听到它的声音。沟壑之间,放羊人会唱几句信天游,非常哀伤,但是你又觉得好像又很欢喜的样子。”陈凯歌说,自己当时并不能明确概括那些景象带来的感受,但他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土地、人、黄河、道路、这棵孤零零的树,一起在高原上孕育着一件大事。”

那些画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影片改编自柯蓝的文学作品《深谷回声》,后来陈凯歌将其改名为《黄土地》。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黄土地》海报

陈凯歌回忆起当年的拍片往事,历历在目。他记得黄昏途经石碑上写着的“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令人心生畏惧;也记得看到的黄河,与传说中的咆哮不同,平静广博的辽远却给他们带来了很深的刺激。而那片土地上贫穷却勃发着旺盛生命力的人们,更是给创作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黄土地》工作照,图为该片导演陈凯歌与摄影张艺谋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面临着诸多困难。当时物质条件匮乏,拍摄条件也艰苦。摄制组只有两辆车,一辆给了摄影,包括陈凯歌和王学圻在内的所有人都挤在另一辆考斯特上。王学圻透露,《黄土地》也是自己第一次接触到电影,其中一场山顶上的戏拍得很辛苦,“山顶站那个地方根本站不住,穿着一个八路军的衣裳,一身的汗,根本就不是人站的地方,风一吹就恶心。当时我想,我再也不拍电影了,太累了,太苦了,我还是演话剧吧。”但是,当他看到陈凯歌导演给每个人握手,说“谢谢你,第一镜”时,他又觉得这事还行,“挺有荣誉感,马上又有了再拍的动力。”

加上当时胶片非常珍贵,陈凯歌对每个镜头都非常珍惜,于是让王学圻帮忙拉尺度。王学圻拿着秒表,计算从门口挑水进来倒进水缸的时间,将秒换算成多少尺,并写上每个镜头的时长。“这么多镜头全部一个一个拉下来,总结出来片子一共用多少尺,然后再算每个镜头能拍几遍,超过规定的次数就算超支了。”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陈凯歌

石破天惊的时代信息

要研究与回顾《黄土地》的意义与艺术价值,有必要将其放置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我们今天回望那个年代非常神奇,经过长期的文化,或者交流的封闭之后,为什么突然电影能够用那么崭新的方法拍出来?”贾樟柯向陈凯歌发出提问。

陈凯歌说,上个世纪80年代,电影学院为学生们提供了有益的知识储备,“当时我们也有一个信念,做学生的时候特别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加上老师因为特殊时期的历史原因也中断教学长达十年,学院反而有了更加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导演系有讨论会,讨论会一开就是一下午,大家都非常踊跃地把自己的想法、看法、观感统统都说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气氛。”

同时,他也谈到所谓现代感与诗意,“是很难言说的东西,跟恋爱一样叫可遇而不可寻,刻意找它找不到的。”对于电影语言的选择,陈凯歌无法给出标准答案,但他强调,“我们一定要让我们自己的内心是自由的,是有想象力的。而且那些痛苦、彷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时刻,这才能够成就一部电影的独特性。”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黄土地》剧照

贾樟柯形容《黄土地》是“中国电影里程碑开山之作”。据贾樟柯导演回忆,“对于那时候的外部世界来说,《黄土地》确实就是石破天惊,让我们看到现代化的中国电影。在这之前,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或者说意识的现代化并没有那么锋利和具有突破性,也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突然有这么一部来自中国内地的,带着那么崭新的电影语言,不仅震惊华语的电影界、评论界,也让世界震惊。”贾樟柯甚至表示,自己是因为看了《黄土地》,才看清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贾樟柯、陈凯歌和王学圻

对于“石破天惊”的评价,陈凯歌回应称,今天的观众看这部电影是不会有这个感觉的。“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任务,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代,电影所传达的意思、意韵是被当时的人所接收到的。”

电影拍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陈凯歌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当时面对陌生的风景冥冥中的预感。“这部电影拍完,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席卷了中国,包括我们拍摄电影的陕北。这部电影好像传达了一些隐约的信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渴求变革,电影中好像透露了一些消息,这些消息被我们的观众、影评人、电影制作者接收到了。这部戏得到了很多荣誉,虽然我清楚这绝非一部完全成熟的作品。这部电影表现的力量不只是求雨者,也表现在逆向而行的男孩子,历史总是充满碰撞。”

40年过去,银幕前的观众换了一批又一批,银幕上的土地依然讲述着中华儿女所经历过的荡气回肠的时代故事。陈凯歌在活动上表示,“我很荣幸能在32岁拍摄了《黄土地》,感谢平遥仍然记得这部电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亚星官网-亚星开户-亚星会员开户,本文标题:《40年前,陈凯歌拍出这部石破天惊的《黄土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