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行业整体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出清明显,龙头企业也同样经受生存考验”。半年报中如此表示。
在上半年消费偏弱的环境下,卤味食品上市公司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从整体来看,绝味食品、周黑鸭、营收分别下滑9.73%、10.9%、7.53%,其中绝味食品是上市以来(除2020年上半年)首次收入下滑,周黑鸭则是2022年收入下滑之后再次下滑。煌上煌是三家公司中表现最弱的,从2021年开始业绩就在持续下滑。
卤味食品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卤味食品属于可选消费,客单价较高,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受到的冲击更大;二是卤味食品依赖加盟体系与线下门店,在门店数量见顶,扩张受限的情况下,失去高速增长动力。
从门店数量来看,上半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门店总数比年初分别减少6.15%、9.43%、9.9%,绝味食品及周黑鸭均结束了延续多年的门店扩张趋势。“关店潮”成为继“卤味为什么卖不动了”之后的热门话题。
华鑫证券研报称,“门店经营承压的同时,单店模型恶化使得加盟商开店意愿下降, 使得卤味上市公司门店数与单店收入增长均呈现较大压力。”
在门店数量见顶之际,卤味上市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周黑鸭关闭375家特许经营店 四年渠道扩张难言成功
2024年上半年,周黑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同比下滑10.97%;实现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下滑67.65%。是三家卤味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双位数下滑的公司,也是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
首先来看收入端,直营门店、特许经营、线上渠道的营收分别为6.97亿元、3.27亿元、1.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19.8%、-17.1%。
与此同时,公司总销量减少7.59%,门店总数同比减少了6.75%至3456家。和年初相比,自营店增加15家,特许经营店减少了375家。
在特许经营门店减少、直营门店增加的情况下,周黑鸭产品总销量减少7%,门店平均客单价下滑10%,平均单店收入也在下滑,拉低了整体经营效率。
和其他两家卤味食品公司相比,以直营为主的周黑鸭一直保持着超高的销售费用率,2023年上半年达到33.4%,今年上半年则增长至接近40%。销售费用率增长主要是线下自营门店增加,导致相关的租金及销售人员薪金福利均出现增加。
暴增的销售费用率抵消了成本下降带来的利好,上半年由于鸭副产品原材料价格回落,导致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2.89个百分点。但是在销售费用率大增的影响下,净利率下滑4.57个百分点至2.6%,在三家卤味食品公司中垫底。
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周黑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均在下滑。产销量下降导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周转速度下降,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由2023年同期的79.5天增加至2024年上半年的88.4天。同时,公司给与客户的信用期增加,导致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由7.8天增加至9天。
“特许经营店扩张+社区店下沉”被证伪? 管理层大换血
从2020年以来,周黑鸭放开了加盟模式,此后门店数量开始大幅增长,2023年达到3816家,是2020年的2.17倍。这一增长趋势在今年上半年戛然而止,并且特许经营店数量明显减少。
周黑鸭传统直营门店选址主要位于地铁站、高铁、机场及商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2021年开始下沉到社区。而今年上半年,商圈商超及社区的特许经营店均出现较大规模的闭店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几年加盟商开拓的商圈及社区市场盈利状况可能不尽如人意。
在半年报中,周黑鸭披露,上半年对门店的选址标准和管理要求进行了迭代更新,使门店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和未来的消费趋势。同时也对门店“拟定整改帮扶计划或进行闭店止损处理”。
门店策略的调整,是否意味着周黑鸭的渠道扩张开始告一段落?从收入端来看,这一轮渠道扩张难言成功,2020年疫情后,周黑鸭收入规模从此前的32亿元一举滑落至22亿元左右, 2021年有所恢复,但2022又开始下滑,2023年收入为27.5亿元,仍未回到此前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周黑鸭宣布了一系列人事变动,张宇晨因个人发展原因,辞去执行董事、公司行政总裁及董事会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行政总裁一职由创始人、公司董事长周富裕兼任。与此同时,吕汉斌、王亚利被委任为新的执行董事。
张宇晨任内推出了特许加盟店扩张及社区店下沉战略,而张宇晨的离任很可能与公司改革不及预期,业绩持续低迷有关。
高层的变动及创始人的回归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再一次“改革”的信号,周黑鸭下一步将往哪里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