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披露2024年业绩。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复星国际总收入约1921.4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3.06%;归母净亏损约43.49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约13.8亿元。
从复星国际旗下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来看,健康业务收入约465.23亿元,同比增长0.45%;归母净利润约9.01亿元,同比增长55.31%。快乐业务收入约767.1亿元,同比减少13.76%;归母净亏损约18.79亿元,同比增亏611.86%。富足业务收入约551.14亿元,同比增长6.44%;归母净亏损约26.5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37亿元。智造业务收入约155.86亿元,同比增长22.19%;归母净亏损约6.27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34亿元。
整体来看,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复星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总收入约1346.5亿元,收入贡献率占比70.1%。其中复星医药和复星旅文的收入基本持平,豫园股份受国内消费行业结构调整影响收入同比下降19.3%,而复星葡萄牙保险得益于保险业务强劲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2.7%,部分抵消了豫园股份收入同比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复星国际指出,报告期内,受国内整体消费市场低迷的影响,豫园股份和复星旅文净利润同比出现较大下滑,但得益于复星医药等其他国内外产业的稳健发展,集团的产业运营利润达到49亿元,较2023年同期基本稳定。
复星国际指出,归母净亏损主要因报告期内一次性非现金的账面亏损所致。若剔除重大一次性影响,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7.5亿元,主要由于集团部分核心企业利润较2023年有所下降。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致股东信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聚焦主业,瘦身健体”的战略调整,通过退出一些非主业资产及重资产,持续聚焦主业、降低负债并优化资产结构。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175亿元等值,合并报表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300亿元等值。
“过程中,由于单个项目带来的账面价值调整,影响了2024年的财务表现,但复星的整体运营基本面仍然稳健,核心产业依然健康发展,产业运营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健康稳定。”郭广昌表示。
此前的3月28日,复星国际在业绩预告中指出,2024财政年度预计的归母净亏损主要由于调整了2024年底所投资的菜鸟项目的账面价值所致,2024年度内,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阿里巴巴集团)出于对菜鸟业务的进一步调整需要,以每股0.62美元的价格回购菜鸟少数股东持有的菜鸟股份,由此,复星国际所持有的菜鸟项目的账面价值可能需要按照每股0.62美元的回购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将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产生一次性非现金账面损失约51亿元。“就菜鸟项目的后续安排本集团仍和阿里巴巴集团在持续协商中。”复星国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复星国际指出,2024年11月,集团在时隔3年之后重返境外美元债市场,成功发行长久期美元债券,实质性地拓宽了境外的融资选项。2024年,集团3年期纯信用银团超额完成再融资,实现了连续8年境外银团筹组成功。在境内公开市场上,本公司之附属公司复星高科发行多笔超短期融资券,总计融资51亿元。
复星国际表示,自2020年起,集团已将降债作为财务战略的重点之一,并通过非战略非核心资产处置来实现这一目标,2020和2021连续两年兑现投退平衡。2022年以来,面对外部资本市场的剧烈动荡,集团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计完成非战略及非核心资产的退出约人民币750亿元等值,并把资产组合优化的财务战略向下贯彻到附属公司。2024年内,资产组合优化的财务战略继续深入,集团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175亿元等值,合并报表层面资产退出签约约人民币300亿元等值,进一步优化了资产负债表,夯实了流动性安全垫。报告期内,集团退出的主要项目(含尚未交割项目)包括:HAL、Ageas、Guide、长沙滨江金融中心等。
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国际总债务占总资本比率为52%,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现金及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约1063.39亿元。
郭广昌在致股东信中表示:“展望2025年,尽管依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已经明显感受到大环境开始呈现积极的变化,我们自身一些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春节期间,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依旧维持了98%以上的超高入住率;沱牌T68白酒凭借其优秀的性价比,开瓶金额同比增长80%;在雪季,我们国内和日本北海道的Club Med雪村依旧一房难求。这些成绩给了我们对未来发展极大的信心。复星已做好充分准备,在“有进有退”的策略下踏浪前行,继续深耕核心赛道,我们有信心保持稳健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为全球更多家庭创造更多健康、快乐、富足的美好生活。”